时间:2023-05-19 22:41:23 | 浏览:5
宋人词意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题识:庭前春迟汀苹香。老数声佩悄苍至。晚江空天寒日暮,壮怀聊寄幽独倦。游多盛处西此,高廔送目佳人,不见慷慨怨歌夕阳乔木。丙子十一月,爰。写宋人词意。钤印:大千大利、张爰。
此作写宋末词人王易简《庆宫春》词意,全词为:“庭草春迟,汀苹香老,数声佩悄苍玉。年晚江空,天寒日暮,壮怀聊寄幽独。倦游多感,更西北、高楼送目。佳人不见,慷慨悲歌,夕阳乔木。紫霞洞云深,袅袅余香,凤箫谁续。桃花赋在,竹枝词远,此恨年年相触。翠芳字,谩重省、当时顾曲。因君凝伫,依约吴山,半痕蛾绿。”王易简为宋末进士,国变之后隐居不仕,多写词追溯过去的生活,寄托对故国的愁思。此画颇合乎《庆宫春》的意境,在悠闲的景致中,一位年迈的高士坐在树下,远望深山和飞流的瀑布,虽然只看见高士的侧面,但可感受其孤独的幽思。此作章法疏朗简略,山石树木以干涩的笔法勾勒,并以淡色染之,皴笔不多,唯见山石的轮廓和树木婀娜的姿态,整幅以淡雅的色彩和疏简的笔法表现出一个清幽寂静的山林和一个落寞的士人。
开岁百吉 立轴 设色纸本 1937年作
《开岁百吉》作于1937年,是张大千壮年时期少见的牧牛题材作品,为陈云诰六十大寿贺寿所作。牧童依偎于牛背之上,神态祥和欢乐,整体和谐融洽。并以田园小景作衬托,意境深远,大气磅礴。蛰庐即陈云浩(1877-1965)字紫纶,号蜇庐。直隶易州人。清光绪29年进士,癸卯科翰林,授翰林院编修。其工书法、文学、史学、诗词等项,尤擅书法。《开岁百吉》的创作蕴含了张大千与陈云诰深深的友情。此画画面清新,富有逸趣,尤以作品处于陈云诰先生开岁之年,更显得吉祥,弥足珍贵。
松阴高逸 设色纸本 1937年作 (414万元,2011年5月北京诚轩)
题识:长松磊磊多奇节,冬无霜雪夏无热。根头更有千岁苓,向谁说与长生诀。丁丑春日,写似仲山先生法家正之,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三千大千、游艺中原、大风堂。
《松阴高逸》是张大千早期高士人物画的典型。高士伫立画面中央,背手躬身赏松,面貌刻画传神,衣纹以紧劲连绵的圆淳线描法勾勒,笔意高古。松树以浓墨中锋写出,锋颖圆劲秀美,复以赭石皴擦枝干,苍劲挺拔,松针浓密蓊郁。全画用笔秀润,气宇脱俗。从形象、设色、笔法,都有石涛之遗韵。松树四季苍翠,被誉为“百木之长”。《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赋予松柏崇高的人格寓意。张大千画的高士多以松柏相伴,正是他作为一个文人画家高洁志趣的写照。款“仲山先生”为近代画家汪琨,此幅作于1937年,正值汪氏周甲寿辰,张大千绘虬松高士,题诗中有“根头更有千岁苓”句,应为贺寿之赠。
凉谷坐望 立轴
题识:一上丹台望,千峰到杖前。云阴封曲径,石壁划流泉。声落空中语,人疑世外仙。浮丘原不远,萝户好同搴。大千居士写于大风堂中。钤印:大风堂、季爰之印、大千、大千大利。
张大千早年拜师曾熙、李瑞清,因曾喜石涛而李好八大,故早期大千多研究石涛、八大,仿品常常以假乱真。此画即是具有石涛风格的山水作品,画面意境开阔,高士在凉谷坐望之间,一书童携琴款款而至,点景人物富有诗意,作品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
子猷赏竹 立轴 1937年作
竹林高士图 立轴 1937年作
子猷看竹图 立轴 1937年作
竹荫策杖 立轴 纸本
款识:有清一代写人物当以大风、新罗两家为致佳。若瘿瓢子、闵正斋无乃坠入魔道。大千居士。钤印:张爰、大千。
大千喜好以高士为题材进行创作,将高逸之士以概念化的形象置于山水林泉之间,象征士大夫归隐后的生活,同时抒发希冀纵情于物外的情致。大千的高士画,可以看作是他作为一个入世画家,希图超凡遁世的自我映照。本幅《竹荫策杖》为先生典型人物画风格,人物以工细笔法写之,而衬景中的修竹则以写意手法概括,以衬托人物的简洁飘逸,从而形成古朴端庄的格调。而修竹所表示的中国传统君子的内涵,更与高士这一意象组成一个丰满完备的意象系统。这一意象组合,其实成为张大千高士题材的固定图式,只是幅中高士的姿势与所倚的物事略有变化而已。
长松高士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37年作
人 物 立轴 设色纸本
松下雅集 立轴 1937年作 (1725万元,2011年6月北京保利)
题识:1.仿松雪斋用笔作此。蜀人张爰大千父。 2.顾恺之画不可得见,阎立本、吴道元间有墨迹、石刻流传人间。宋有龙眠,元有松雪,明有十洲、六如,清有大风新罗,面目虽异,神理自同一家眷属,不得强分派别也。君璧老长兄重入故都旅邸论画,写此呈政。丁丑四月,大千弟爰。钤印:大千居士、张大千、张爰之印、迟秋簃。
本幅作于1937年,是年大千与谢稚柳、黄君壁等友人同游雁荡,又重入故都旅邸论画,此作是大千人物画心得向黄君璧“呈政”,从中颇见大千早期摹古之典型风尚。此作与作于四十年代的《换鹅图》、《临赵孟俯秋林载酒图》、《停琴听阮图》等均以赵孟俯笔法写之,是赵孟俯所传承的南宋院体画的风格。与敦煌之行后的作品相比,此图少了一些精丽的装饰性风格,而更多地去表现士气和营造一种古雅的格调。在用笔方面,山石枝干、松针夹叶、流泉波纹,都非常细秀劲挺。松树下的高士,脸相、姿势各不相同,一位抄手站立,另三位坐在草坪上,均呈沉思之状。整幅笔墨工细精谨,色彩明净华美,呈现出一种平静疏朗的氛围。
松下高士 1937年作
中郎授女图
松风高仕 设色纸本
老松高仕 立轴 设色纸本 1938年作
题识:老松磊磊多奇节,冬无霜雪夏无热。根头更有千岁苓,向谁说与长生诀。戊寅三月写寄云江大哥同门。大千弟故都之双竹庵。钤印:张爰私印、蜀客。
抚琴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9年作
高士抚琴图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高士抚琴图 立轴 设色纸本
萧平跋:斯图作高士抚琴,背景补以峭壁虬松,滚滚波涛,其境令人襟怀一畅,又似闻悠悠琴韵,伴着隐隐风声与涛声,人物须緑描划极为工致,工致中又含着超逸和风流,这是非张大千不能的。图虽无款、印,而画中笔墨处处皆标示着大千的符号。这是大千四十年代的精彩之作,右下角钤有李氏秋君印,秋君乃大千红颜知己也。丙戌秋萧平观识。钤印:萧平审定(朱)。
天风海水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仿云溪翁笔。写于袖海堂中。蜀郡张爰大千父。钤印:张爰(朱文)、张大千(白文)。
此幅无年款,从绘画风格上看应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的作品。这个阶段大千的山水仍旧以仿古为主,尤其致力于宋元山水,如钱选、赵孟俯、王蒙,此作便是仿“云溪翁”钱选的笔法。
钱选的山水画以青绿设色为主,其近师南宋赵伯驹,远溯展子虔、李昭道,追求晋唐作风,在元初画坛独树一帜。画面上一棵青松从岩石上探出,一高士在青松下弹琴,奔腾的水流和高士安静的神态形成对比,仿佛已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衣饰以精细的游丝描绘出,线条细致生动。人物头部较大,不符合身体比例,但其面部特征更接近于晋唐人物画。松枝与浪花则致力于追究精致的外部形态,具有装饰性。整体运笔有生拙之趣,设色明快而不失艳丽,布局张弛得度,疏密有致,可谓既得钱选笔意,又自成面貌。
桐荫读书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7年作
桐荫读书图 镜心 戊寅(1938年)作
松下鸣琴 立轴 设色纸本 1938年作
款识:蟠空作风雨,发地鸣鼓吹。日晴四无人,声在高林际。伊忧儿女语,蹇浅市井议。我欲抱七弦,写此以卒岁。戊寅六月写山谷老人句于欧湘馆中,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私印(白文)、蜀客(朱文)、大风堂(朱文)、摩耶室(朱文)。
大千早年所绘山水画中也多高士,但人物相比画幅来讲,所占比例较小;此图中高士在形式上有了较大的突破。与早期的高士题材作品相比,大千此时精炼技法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风格也由“清新俊逸”向“苍深渊穆”转变,虽然画面呈现的是笔简墨淡,但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和画作的整体效果。此幅《松下鸣琴图》,作于1938年,作品设色清雅,用笔绝精,悉为唐人风韵,人物的姿态与衣着、髯发眉目,松下的伴童无不描写工致生动,力遵古法,敷然深厚,再现了唐人的绘画精神。画作中的苍松以细笔写出,盘曲斜出,更加突出了高士的文人超逸的气节。整幅作品充满了清逸之气,是张大千融入了文人画风高雅气息的体现。
东坡行吟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38年作 (540.5万元,2011年6月匡时)
题识:到处聚观香岸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戊寅五月,张爰。振声仁兄方家出予旧作坡翁像,嘱为题识,遂为点枯枝数茎,博笑。癸卯(1963年)三月,张爰。钤印:大千、张季。
张大千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也由此迈出了他绘画的第一步。三十九岁前主要仿学石涛等安徽画家;四十岁左右研习董其昌、董源、巨然;五十岁左右喜学王蒙。此画作于其四十岁时,即1938年,此时属于张大千“师古”时期。大量的临摹古人,使他的传统功力极其深厚,艺术趋于成熟,工笔写意,俱臻妙境。张大千以此题材描绘过多幅画作,此幅《东坡行吟图》过程颇为有趣,根据题跋,适时张大千于友人家,主人拿出他画的苏东坡旧作,为博一笑,张大千“遂为点枯枝数茎”。画面上苏东坡在寒林烟树中踯躅独行,昂首凝视之姿似乎是突然领悟佳句,笔墨秀劲清雅,充满苏学士的诗意和一片宁静。画中描绘树木和人物的笔法依稀可以看出张大千对宋元绘画的临摹,此画为其早期高士画之佳构。
苏长公行吟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38年作
款识:苏长公行吟图。戊寅六月仿盛子昭笔于欧湘馆中,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大利、摩耶室、不妆巧趣。
张大千在三十年代致力于对元人山水的临仿,此为其山水发展的一大转机,显示其已超越明清而上,而大量的涉猎古代名迹,再加上他对真实景色的体悟观照,也使他的山水渐入佳境,此作即显示了大千这一时期的山水面貌。
此幅《苏长公行吟图》作于抗战时期,大千从北京逃往上海,住在红颜知己李秋君家,但是战争并没有剥夺他绘画中的宁静,画面上苏东坡在寒林烟树中踯躅独行,昂首凝视之姿似乎是突然领悟佳句,笔墨秀劲清雅,既有苏学士的诗意,亦有盛懋笔意。
苦存头陀七十二岁造像 立轴 戊寅(1938年)作
松下问道 立轴 设色绢本
松下问道 立轴 1938年作 (246.4万元,2009年5月北京诚轩)
作题识:1.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事,云在青天水在缾。子昂为中庭老书。赵承旨《松下问道图》,从吴中友人假临之,存之箧中,越岁复见承旨诗帖子,因并抚画上。大千居士并注。2.一年来悒郁湖上,间或作画,无可当意者,此帧小有是处,寄上秋君大家哂正,爰客瓮山昆明湖,时戊寅五月朔一日也。钤印:张爰、蜀客、张爰、大千大利、人间乞食、西蜀张爰字大千书画印。
题识中称此画临自赵孟俯《松下问道图》,据学者傅申研究,此图实源自南宋画家马远的伯父马公显《药山李翱问答图》,马氏原作现藏日本京都南禅寺。两画构图如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