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9 14:54:22 | 浏览:754
《影子一》 110cmx40cm 综合绘画 2017年
在当代艺术语境中,传统语境受到挑战的事实是不言而喻的,当代中国现代艺术正在观念 “存在”的聚焦点上焦灼着,它的现代性的“转型”及“站位”是当代画家无法逃过的“俄狄浦斯”情结。
红日105cm-59cm 特殊纸本 2017年
画家马国彬正是在现实动荡精神崩塌的外在里明确自己的艺术追寻并形成了他独立的意象与表述方式,而这一切在马国彬的作品中都表现为一种沉淀后“逆向反弹”的抗性与挑战的姿态;从本世纪初在美院的深入临摹,到后期以形式为标志与语言的探索、实验为特点的《山符系列》所体现的“语言哲学”与“生命度量”的神秘特质,以及最近所做的以材质、肌理与形状本体延伸为表现特征的作品《鱼系列》、《黑象》、《影子》等的深入意义的哲学追思与自我成长的外在放射的精神力量摄人心魂,亦即是他心路历程缩影的始终体现了画家对世界本质的从自我人性到意识神性的不懈过程的追寻与成长。在长期的艺术探索中,以生命体悟、人性欲求、深入哲思到神性悲闵的宏大艺术目标,是一个不断体悟世界深入人性不断思索向精神物象萌生的喷薄过程,是与现实世界理性却又非理性的现实抗衡式的悲剧英雄主义象征意义的衍射。
《四棵树》52cmx103cm 综合绘画 2017年
现代艺术在根本上不是选取关于世界的现实生活中创意的玩弄,而是关于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深入精神的对点表达。你的点在哪里,是什么?这是至关重要的。要求画家的作品不是某种玩弄创意的点子,而是通过对世界对人性对人类的思辨和对历史的崭新视角,集中体现一些大的能动性的膨胀,一些可能打开新的内在与外延的智慧钥匙;马国彬的作品,所表达的并不仅仅是人性艺术、自然性艺术、艺术性艺术的逻辑关系与客观再现,而是经过沉淀的哲学精神矛盾体的非客观的冷凝艺术与智慧的膨胀性外放。
《太阳也孤独》64cmx36cm 综合绘画 2017年
一个明显地事实是,马国彬最近的一系列作品中,观察绘本是风格迥异的各类物象,物象无变,相由心生。所以表现到他的画面上,就变成了一种发散的哲学感官。甚至于一种哲学思辨。但始终贯穿在“哲学精神体”的理念之下,以“化腐朽为神奇”的看似杂乱无用的残墨破笔把中国绘画的传统程式化技法打破揉碎,从传统秩序中提取与抽离出来,使千年经典的“线”与“皴”具有了脱离古代意象的独立意义,在一个更具外延的放射网状的串联世界的前提下,经过重新编码、打乱和错版,使之在新的语言体系、秩序和程式中,展示出基于降维视野和膨胀反弹的创意与撕裂传统文化阀值的统合特征,《黑象》系列因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绘画,而是现代意义的解构重组与观念意象的新本土艺术,他代表了一种当下时代内和特定区域里的本我对于社会的价值取向关怀的冲突。
绿沙发 96cm-57cm 特殊纸本 2018年
《柳》、《松》、《树》、《根》等作品则站在一个以传统物象为主的当代审美意识的焦虑以及关切至颓废的情绪主义上,表达了历史时间轴线上上下关连而又撕裂的病态审美和导致同种事物却不同感受的另类异变的感官。
树一 61cm-65cm 特殊纸本 2018年
这是继《鱼系列》之后的更具深刻意义的绘画语言实验与探索,也是画家用深思的哲学诉求,对人类与世界深刻悲悯短暂丧失希望及重燃希望的涅槃,对时间长河之中万物渺小若尘的感慨和悲叹。人是万物的尺度,可万物是否喜欢人这种尺度呢?万物不知道,人更不知道。显然这一切都在一个整体之中运转,尺度和身份已经不再重要。画家的目的,显然是要一种纯粹心灵深入的挖掘和永恒轮回意义的探索与实验,使生命归于岁月、万物归于永恒、人性止于异变。一句话,在这些作品中,画家的追求不再是某些艺术的规律和本质,更多是对生命、自然、世界、在时间长河的无涯中表现出的异变的反叛与追思。并以此去展示绘画文本中看似扭曲怪异的形态、爆炸式的浓重颜色、斑斑驳驳的肌理感,实则是一种对人性阴影及宇宙冷漠低“熵”的对抗。
树二 75cm-39cm 特殊纸本 2018年
在这种神性的哲思之中,包含的是反弹与抗衡的全部意义。
树三 80cm-58cm 特殊纸本 2017年
作为当代画家,马国彬面对的当代艺术现状非理性困境的复杂程度是空前的,对传统经典图式的解构和颠覆,作品中结构与气息的崩碎与重建,是困难重重的。那些看似繁杂扭曲的线面,色彩的强烈对比,与墨色碰撞出的支离感,都在纷乱的堆叠中,显示着无序的秩序。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用一种整合崩塌的姿态以一记重拳的猛烈气息,轰击我们脆弱、贫瘠和荒凉的价值体系和人性凹点。
《黑象》80cmx55cm 综合绘画 2017年
马国彬的观念作品中的撕裂传统反叛式的颓废性的哲学表达。为这个时代的艺术进程又画上了浓重一笔。作出了应有贡献。
《光环》83cmx51cm 综合绘画 2017年
从另一个角度讲,整部艺术史就是一部形变史和反叛史,没有个人面貌和独创性的作品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而在今天,变革和叛逆,既是现代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内核。也是我们衡量其价值的重要依据。
2018 . 04 . 24
飘羽记于 半步草庐
《创口贴》80cmx54cm 综合绘画 2017年
马国彬 著名青年艺术家,1982年出生于河北,现居北京。作品主要以综合材料为主。现为河北美术学院教师。
主要展览
2012年 《双个展》 一号地艺术区(北京)作品被该美术馆收藏
2014年 在798HIHEY美术馆举办“水墨像素”七人联展
2014年 在雯华堂举办《立方体》六人联展
2015年 《四十条鱼》个展,在河南林州举办
2015年 《三岔口》管庄三人联展
2017年 《一张棉花纸》群展
2017年 成为中国民族画院签约画家
荣获奖项
2014年 作品《山符》入选十二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绘画展,
同系列作品被河北美术馆收藏
2015年 米兰世博会优秀作品展暨中国馆闭幕展金奖
作品集
2007年 《水墨集》
2015年 《三岔口》合集
2016年 《马国彬作品集》
《影子一》 110cmx40cm 综合绘画 2017年 在当代艺术语境中,传统语境受到挑战的事实是不言而喻的,当代中国现代艺术正在观念 “存在”的聚焦点上焦灼着,它的现代性的“转型”及“站位”是当代画家无法逃过的“俄狄浦斯”情结。 红日1
艺术创造了太多不可能,不同的艺术家将它们的才华展现于画布上,艺术是神奇的,充满了魅力,给人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是一笔精神财富,并存留于世。艺术家IraKennedy绘画作品真是令人惊奇,他将传统意义上的风景画进行了新的诠释,新的改造,房
艺术品的本质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一件艺术品,无论是一幅画,一出悲剧,一座雕像,显而易见属于一个总体,就是说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这一点很简单。人人知道一个艺术家的许多不同的作品都是亲属,好像一
最近在杭州旅游,朋友们纷纷推荐我去参观中国首座江南铜屋,也就是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听说这座博物馆的铜铸作品几乎包含了我国铜文化的所有种类,朱炳仁大师最近也将筹备熔铜艺术十五周年纪念的展会。很想去参观这座博物馆,去了解朱炳仁大师对熔铜艺术的
随着70、80后艺术家的不断成长与不懈努力,中国当代绘画日渐呈现出多元纷呈的崭新面貌与前景。自2014年首推“中国新绘画”专题拍卖至今,北京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部始终致力于持续推进中国当代艺术及收藏界对于新世代中青年艺术家的关注与认知。在20
这周加班了,趁着周末的功夫赶出来来六个姓氏,分两个系列发给大家。本系列的姓氏是根据大家的留言时间,同时关注者收到的信息会比较及时,我先把两个系列作品中关注者留下的姓氏先绘完,考虑到留言的朋友们都能尽早看到绘画,留言多个姓氏的只绘制一个。00
本周的姓氏是:“肖”、“李”、“钟”。本期使用了美国浪漫主义风格和美国插画Aaron Horkey的艺术风格。本期介绍的人物有:西凉开国国主李暠,南朝梁齐文学批评家钟嵘。“ 肖”姓系列绘画肖姓,不列于《百家姓》中。一般认为肖姓是萧姓的简化,
最近AI作画可谓是火的一塌糊涂,甚至美国举办的某项艺术比赛一等奖《太空歌剧院》,提交者都自曝该作品是其用AI绘画创作产生的。这瞬间让许多人崩溃,AI短时间内的学习就能超越辛苦数十载的人类画家?(作品《太空歌剧院》 图源/杰森·艾伦)虽然存在
陈子庄 | 艺术要反映第一念绘画艺术是精神世界的东西,是高于物质世界的。因此,但凡来跟我学画的人,我都告诉他们要先致力于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我是诱导他们认识自己的思想体系。不画别人的画,也不画大自然的画,要通过大自然画自己,通过物质画精神—
洛德·莱顿(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年),是英国十九世纪唯美主义画派最著名的画家,最有声望的学院派画家,在英国绘画史上享誉极高。他辉煌的艺术光芒甚至冲淡了雷诺兹的影响,成了英国皇家学院派的代名词。不像19世纪大
艺术是什么?在很多人的眼中,艺术家们总是另类的,这个另类并不是衣着,而是他的画作,很多的艺术家别具匠心,创作出让大众喜欢的绘画作品,艺术其实就在生活中,艺术家们只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它变为现实而已。下面是艺术家在传统绘画中加入了西方的绘画方式
重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幅幅熟悉的、带有经典意义的作品,欣赏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艺术新锐们的创作,使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文化自信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题记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美术如何适应社会进步,满足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毛泽